首页

【冰时代 重庆s安琪】残酷黑丝凌虐

时间:2025-05-26 09:31:03 作者:战胜日本组合,王楚钦孙颖莎实现世乒赛混双三连冠 浏览量:70711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王昊)北京时间24日晚,在多哈世乒赛混双项目决赛中,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以3:1战胜日本搭档吉村真晴/大藤沙月,实现该项目世乒赛三连冠。两人也将获得象征赛事混双最高荣誉的兹·赫杜塞克复刻奖杯。

      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决赛开场后,日本组合进入状态很快,回球质量较高。不过王楚钦与孙颖莎迅速调整,在多拍回合中逐渐占据主动,并以11:7先下一城。

  进入第二局,日本组合加强了前三板的搏杀,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分一路来到7平。关键分的处理上,孙颖莎和王楚钦更胜一筹,两人以11:8再胜一局。

  第三局,王楚钦/孙颖莎从一度2:6落后追至7:7,但随后连丢4分,输掉本局。第四局,日本组合依然在开局阶段取得领先,王楚钦/孙颖莎顽强追至8平。关键时刻,中国搭档展现出在经验上的优势,最终有惊无险拿下比赛,达成三连冠。  本届世乒赛,中国队派出王楚钦/孙颖莎、林诗栋/蒯曼参加混双项目,其中王楚钦/孙颖莎是赛事卫冕冠军,也是巴黎奥运会混双项目金牌得主,因此这对冠军搭档赛前被寄予厚望。

      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1/4决赛中,林诗栋/蒯曼1:3不敌日本组合吉村真晴/大藤沙月,无缘四强。王楚钦/孙颖莎成为了国乒在混双项目上的独苗。

  1/4决赛中,王楚钦/孙颖莎也遇到了挑战。两人以6:11先丢一局,但接下来面对日本组合松岛辉空/张本美和的连番攻势,两位选手顶住压力,以11:9连下三局,逆转取胜,晋级四强。

  对手松岛辉空赛后表示:“确实从每一板的难度都能感到对方的顽强和实力。”

  混双半决赛,王楚钦/孙颖莎表现出色,最终横扫韩国组合林仲勋/申裕斌,连续三届世乒赛打进混双决赛。

  资料图:王楚钦。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决赛前,两位选手接受采访时都坦言,已经做了迎接一场艰苦比赛的准备。王楚钦表示,决赛肯定是非常艰苦、非常精彩的比赛。孙颖莎说,要放掉以往的成绩,心态放好,立足于“拼”。

  最终在决赛中,“莎头”组合不负众望,为中国队获得了本届世乒赛的首金。

  本届世乒赛共设五个项目,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男单项目中,王楚钦在半决赛中击败莫雷加德,他的决赛对手是巴西名将雨果,后者在4月进行的世界杯比赛中获得男单冠军。

  女单比赛,孙颖莎半决赛淘汰伊藤美诚,顺利晋级。另一场半决赛,王曼昱击败队友陈幸同,女单项目的冠军已经被国乒提前锁定。

  资料图:孙颖莎。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男双项目中,两对国乒组合梁靖崑/黄友政、林高远/林诗栋均提前被淘汰,四强中没有中国组合的身影。女双项目,四强中仅有王曼昱/蒯曼一对中国组合,她们在半决赛中淘汰日本组合张本美和/木原美悠,晋级决赛。

  本届世乒赛被认为是国乒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后的一次大考,也是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上任后的首个三大赛。

  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赛制发生变化,男双、女双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并新增混合团体项目。所以相比于以往,本届世乒赛在双打项目上受到了更多关注。

  根据赛程,本届世乒赛其他四项决赛将于北京时间25日进行。国乒加油!(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台湾所谓“名嘴”抹黑大陆 国台办:多人将被依法惩戒

“水下保龄球”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秘密?在“数理万象”展馆“旋涡保龄球”展项前,观众只需按动按钮,就能在水箱中发射涡流环,射击保龄球。一项简单的实验,就能让观众直观看到水下涡流环产生的“流体子弹”效应。展馆里,类似这样让观众动手操作和互动的展项还有很多。

外交部:不能将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

打开“智行乌镇”小程序,屏幕上随即显现出乌镇镇域各处停车场的信息。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停车场,就能清楚地看到停车场的地址与详细信息。余位信息也一目了然,分别以不同的颜色出现在屏幕上——绿色代表充足、黄色代表少量、红色代表满位。

哈尔滨冰雪季启幕 亚布力滑雪场开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iPhone市场份额跌出了前五名,谁抢了?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区域合作平台,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2月,习主席曾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出席峰会。

聚力优势产业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记忆项目是以国家重大事件、各领域代表人物、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专题性资源建设工作。国图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介绍,2012年,国家图书馆实施中国记忆项目,这是我国图书馆界开展的第一个以口述文献和影音文献为代表的记忆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2014年,国家图书馆设立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记忆资源建设走上了持续化、规范化、体系化的工作路径。十年间,该中心开展了23个专题的记忆资源建设,对1200多位中国现当代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进行了口述史访问和相关活动的影音记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